顯示包含「黃金」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黃金」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7月5日

獨家專訪油價趨勢大師李柏 (5 July 2008)

(News / Report consolidated by www.redmonkey.hk)

(節錄自iMoney)

油價再創新高,紐約期油周五(27日)升穿141美元一桶的歷史高位。5年來,油價由每桶30多美元瘋狂突破至140美元一桶,升了足足3倍,而恒指、黃金、外?沒有一樣升幅及得上石油。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主席指油價未來數月可能升至170美元;股神巴菲特亦表示不同意油價勁升是炒作,認為是供求因素。

油價飛漲背後,有人說是供求失衡所致,有人說是投機炒作的泡沫虛火,油價急升究竟是虛是實?憑?準確預測石油趨勢而聲名大噪的《The Coming Economic Collapse》作者李柏(Stephen Leeb),是首名預測油價升上100美元的經濟大師,當時油價只在30多美元。兩年前油價徘徊60美元時,他再預測油價會升至200美元、美國步入滯脹,並?人買黃金對抗石油帶來的通脹,當年被視為瘋狂的預測,今天卻一一應驗。

本刊越洋電話專訪李柏,他再次大膽調高對油價的預測,2012年至2013年油價將攀升至250美元一桶,並警告全球經濟將經歷無可避免的巨大震盪。然而油價暴升通脹狂?不等於窮途末路,他認為投資黃金是最佳出路,未來數年黃金將比石油升得更瘋狂。話音剛落,黃金周四每盎斯暴升逾32美元,創23年來最大單日升幅。


李柏訪問重點

˙油價很可能短暫回落至90美元至100美元一桶,雖有起伏但仍處於長期升軌
˙2至4年後油價將升至每桶200美元,4至5年後漲瘋至每桶250美元
˙油價一旦升穿200美元,通脹狂?,全球經濟陷入全面衰退
˙黃金將是未來10年的最佳投資,年半後金價升至1,500美元至1,600美元/盎斯,5至7年後更達5,000美元至1萬美元/盎斯
˙中石油(00857)是好股,管理良好,但現價仍有點貴
˙中國和印度前景仍佳,澳洲和加拿大即將冒起,看好BRAC多過BRIC(金磚四國)

坐在紐約第五大道的57樓辦公室,李柏往窗外一望,可居高臨下鳥瞰整個金融中心,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視野。辦公室內,同樣有一隊掌握全球最新經濟數據的7人分析團隊,助他高瞻遠矚,勾勒出未來宏觀趨勢的面貌。

擁有經濟學學士、數學碩士、心理學博士學位的李柏,不但是極具影響力的財經作家,更是有實戰經驗的基金管理人,旗下的Leeb Capital Management管理?逾1.75億美元(約13.7億港元)資產。

李柏的預測以大膽又準確見稱,1986年他出版《Getting in on the Ground Floor》(中譯︰抓住最有利的機會),預告九十年代將是股市黃金時期;1999年出版《Defying the Market》(中譯︰挑戰市場)一書,警告當時漲瘋的科技股市場將面臨泡沫爆破。不過,令他在華爾街聲名鵲起,是因他過去4年對油價走勢的準確預測。

先調整至90美元再發力

2003年原油價格還在33美元一桶以下徘徊,華爾街預測油價再次回落的時候,李柏撰寫其著作《Oil Factor》(中譯︰石油效應)一書力排眾議,預言油價在10年內增長3倍,至少會升上每桶100美元。

當時華爾街的人訕笑他的預測屬天荒夜譚,嘲笑他是「100蚊阿叔」(The $100 Oil Guy),一個博出位的狂人,未料轉眼油價屢創歷史新高,及至2008年首個交易日,預言變成現實。當天嘲笑李柏的人大跌眼鏡。

李柏根據地質學家哈伯特(King Hubbert)的「石油頂峰論」(Peak Oil Theory),加上對過去油價走勢的精細分析,認為石油產量即將或現已步入頂峰,之後全球產油量會不斷下降,導致永久性供求失衡,令油價前所未有地飛漲。

2006年出版的《The Coming Economic Collapse》(中譯︰即將來臨的經濟崩潰),當時油價才約60美元,李柏已進一步預測油價升至200美元,近月油價如他所料拾級而上,結果著作大賣外,「100蚊阿叔」旋即成為《華爾街日報》、CNN等爭相訪問的油價神算子。

油價升至每桶139.89美元新高的翌日(6月17日),李柏接受本刊專訪,作出對油價最新預測之外,更逐一點評未來經濟崩潰中的最佳投資,只要投資有道,絕對可在逆境求勝。

「這是一個威脅全球人類的危機,要立即醒覺,但在人類醒覺前,我相信油價會繼續上升。」身處紐約的李柏捲起衣袖,再次為全球經濟把脈。

記者︰最近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主席米勒預測,油價即將升至250美元一桶,你同意這說法嗎?

李柏︰我同意,但米勒認為會發生在不久將來(foreseeable future),我有點懷疑,我認為油價約在4至5年後(即2012至2013年)才會升至250美元,但一定會升至這價位。令我感憂慮的並非類似預測,而是油價將會有所調整,很可能調整至90美元至100美元,到時人們會說︰「好了,我們不用擔心油價了﹗」然而,調整只會令人失去危機意識,我們知道油價即使有調整,也處於長期升軌,因此我認為米勒的說法,有益多於有害。

油價高企源於供求失衡

記者︰有人認為油價急升乃投機炒作的後果,你怎樣看?油價升至140美元是否泡沫?

李柏︰荒謬!(It's ridiculous!)3、4個月前俄羅斯才宣布油產量到頂;沙特阿拉伯即使增產,也沒法增加1,000萬桶一日;墨西哥、北海的產油量均下跌;英國BP的研究顯示去年全球總產油量亦下跌。當見到全球最大兩個產油國,在石油增產上均出現困難,油價上升怎可能是投機炒作?投機論是充滿危險性的,令人以為石油危機只是炒作而來,毋須認真處理。

我認為油價高企顯然是供求失衡,尤其新興國家對石油的需求一直沒有減少,就連我們美國,減用石油的效果亦微乎其微。

每個人都愛用「泡沫」這個字,股市上升是泡沫,股票升上歷史高位回落,人們又說泡沫。我們看到油價過去曾出現大調整,由每桶80美元回落到50美元,那麼80美元是否泡沫?現在你已看到130美元了。

記者︰短至中期而言,怎樣看油價?

李柏︰我主要研究油價的長期走勢,不受短期因素影響,不過我看不到有甚麼理由,油價不會在數年內升至200美元,當然我希望不會更快。如果沙特油田或伊朗有任何風吹草動,油價很快會急升至200美元,甚至250美元。基於地域政治因素,很難說得準油價何時升至何價,但如果撇除政治因素,單看供求,我估計2至4年內油價便會升上200美元,或可能更快。

記者︰油價急升下,全球經濟是否已陷入危機?現在仍可挽救嗎?

李柏︰人類現時的文明生活將受到很大威脅,令人非常恐懼。我預期未來10年全球會出現通脹新高,很可能出現全面經濟蕭條(real depression),到時人類生活將很困難,對美國人而言,可能慘過二次大戰時期。

我希望現在解決仍未算太遲,但即使現在開始行動,經濟仍難免要承受一段動盪、混亂和痛苦(turbulence,dislocation,pain)的時刻。

驚人預測金價會達萬元

記者︰假如經濟動盪即將來臨,現在該投資甚麼?

李柏︰很多投資產品在通脹時期都有好表現,我認為比石油更值得投資的,是黃金,它將是保護你對抗飛升的通脹的最佳投資。

當然我不會把100%錢全部投進黃金,但肯定是很大比重(overweighted),我相信未來10年金價會相當矚目。當經濟風暴來臨時,沒有甚麼東西及得上黃金表現出色;而且除了黃金,我想不到有其他投資產品可在通脹和通縮時皆做好。

看好中石油惟現價略貴

記者︰對金價走勢有何預測?

李柏︰我在《石油效應》中曾預測金價升上1,000美元,而我是準確的。我告訴你最新的數字,我預計一年半後,金價會升上1,500至1,600美元/盎斯;5至7年後,金價更升上5,000至1萬美元/盎斯。(記者︰你是否說1萬美元?)我確是這樣相信的。屆時人們回望在1,000美元以下便可買入黃金,簡直像一份禮物。金價將比油價升得更快更戲劇性,現在就是買入好時機了。(註︰訪問當日金價約880美元)

記者︰投資原油及油公司呢?

李柏︰都不錯(would be fine),但只有小部分油公司可像雪佛龍(Chevron,紐約上市,全球第七大油企)等繼續增加產油量,而諷刺地,當油價上升,意味?增產的成本也會上漲。大型油公司能否增加油產,依我看並不明朗。

記者︰最推薦哪隻油股?如何看中石油(00857)?

李柏︰如果我只能揀一隻,我會選Schlumberger,這是全球最大的油田服務公司之一,又是當中增長最優秀最長久的企業。至於中石油,我都喜歡她。她是全球少數可增加油產和天然氣的企業,運作亦非常良好,雖然現在股價有點貴,但我是喜歡中石油的;巴西石油Petrobras也是好股。

記者︰哪些投資陷阱要避免?

李柏︰除了保險性很高的零息債券(Zero Coupon Bonds),其他債券可免則免;對於股票則要非常揀擇(very selective),我並非抗拒所有股票,但你必須先問一問,這家公司能否在波濤洶湧的市況仍能表現優秀。我肯定,到時候黃金比大部分公司表現更出色。

記者︰近來中國和日本達成共同開發東海油田的協議,東海被喻為「第二中東」,對紓緩油價有否幫助?

李柏︰協議現時仍很初步,即使兩國完全達成合作,東海的石油蘊藏量亦不太可能達到每日100萬至200萬桶,加上至少要5年時間鑽探油田,相信對石油界現今困境帶來很少甚至沒有幫助。

記者︰當你被戲稱為「100蚊油先生」時,有否懷疑過自己預測的準確性?

李柏︰這個世界沒有甚麼是絕對的,有時會發生突變,有時會出現驚喜。但相比懷疑自己的預測,我更希望我的預測是錯誤,經濟崩潰不會來臨,我也希望有事例證明我推斷錯誤,可是至今為止,仍未看到如此的一個證據。

手持現金其餘盡買黃金

作為基金管理人,李柏教投資者趨吉避凶之餘,自己亦已作好投資部署。他透露自己手持現金外,其餘大多是黃金,除了金幣,幾乎所有黃金的投資產品他都擁有,包括金礦股、黃金ETF,甚至一個小型金礦。「黃金可能是我的投資組合中,佔?最大的部分。」

能夠力排眾議透視未來世界趨勢,李柏謙稱自己並非才智過人,反而頑固又自我的性格,造就他的獨到觀點︰「現今世界最大的問題,是太多人隨波逐流。我不認為自己特別有智慧,但我肯定自己是頑固且崇尚個人主義,因此我只會靠自己思考,專注在引領我找到答案的事實上。」

避免集體思維(Groupthink),李柏說全靠一種態度,一種意志力︰「你毋須IQ達200,只要睜大雙眼看看發生的事,誠實面對,便已足夠。」

身處美國的李柏透過所見所感,進一步肯定石油危機未解決︰「人們不時談論石油,也為油價心煩,但我卻看不到他們有真正危機意識,亦沒有想解決問題的迫切性,這是問題所在。」

解決能源危機如打二戰

頑固的李柏拒絕接納投機炒作是油價急升原因之一,或許是想人類保持危機感,訪問期間他便多次以「戰爭」比喻石油危機︰「我們需用打仗般的人力物力去解決危機,甚至要動用兩個『曼克頓計劃』(Manhattan Project,見160頁財經詞彙),研發和建設替代能源。」

雖然這場「能源戰爭」沒有煙火,也不用流血,但這位戰後嬰兒認為,國家今趟須耗上「兩個曼克頓計劃」,動用數百億美元,義無反顧研究和建設替代石油的新能源,人類才能度過比戰爭殺傷力更大的經濟浩劫。「很可惜,現時美國每年只花40億美元研發替代能源,這個數目只相等於美軍在伊拉克14日開支。」

事實上,油價高企已令全球引發示威和暴力狂潮,就連香港司機也加入戰團要求減油稅,對此,李柏寄予理解但無奈︰「這不單止是香港面對的難題,油價升得太快,令人難以接受,不過若油價回落並持續半年不升,恐怕人們的危機意識很快消失。」

訪問進行了一小時,一幕幕迫在眉睫的危機狀況令人不安,李柏說,這正是他繼續寫書的最大目的,希望讀者醒覺,「我賺錢毋須靠寫書,我只想盡一己所能,告訴人們即將面臨的危機。」62歲卻精力充沛的他,最近又埋首撰寫新書,分析受油價影響的其他商品,暫定明年1月出版。

身為兩子之父,李柏對明日世界擔憂之餘,仍不失希望,重申自己並非末日論者,只要及時採取適當行動,危機仍可化解︰「我相信人類可以渡過這一難關,下一代可以重見藍天,只要我們由現時開始致力改變,願意作出犧牲,去過節能簡約的生活。」

BRIC失勢BRAC冒起

「BRAC比較BRIC的資源更豐富,能自給自足,BRAC的經濟發展會更好。」正埋首研究商品牛市的李柏,教了記者一個新組合。

巴俄澳加四大新貴

新興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合稱的金磚四國(BRIC),過去數年市場增長可觀,然而油價高企,中國及印度作為全球第二及第四大耗油國,市場表現有所失準。

李柏提出一個新組合,就是最近在金融界冒起的「BRAC」︰擁有大量石油的巴西(Brazil)和俄羅斯(Russia)、蘊藏豐富貴金屬等天然資源的澳洲(Australia)及有龐大油砂產業的加拿大(Canada)。

巴西股市逆市奇葩

「我仍看好中國和印度,只是擔心兩國要倚賴進口資源,而且問題日趨嚴重。」中國去年所消耗石油中便有一半來自進口,但李柏認為中印仍可透過便宜的勞動力,抵銷高油價的衝擊,保持競爭力和增長。「因此我更喜歡巴西、俄羅斯、澳洲和加拿大,她們比中印更資源獨立,更能自給自足。」李柏強調中印前景不壞,只是加澳也很矚目。

今年迄今,中國及印度股票市場表現遜色,分別下跌47.76%和31.79%。反觀全球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俄羅斯,則只輕微下跌0.25%;里約熱內盧外海新發現大型油田的巴西,更成逆市奇葩,升了0.1%。

「Bric-a-Brac」其實是英語泛指平價但稀有的小古玩,但在油價趨升、商品熱熾下,新組合「BRAC」比「BRIC」更被看高一。

油價急升5大因素

1. 供求失衡

  新興國家發展急速,石油消耗量大增,去年全球產油量不升反跌。

2. 投機炒作

  大量指數基金湧入商品市場,油價被國際熱錢炒作推高。美國國會近日一項調查顯示,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NYMEX)投資期油的交易高逾七成為投機,較2000年時的37%翻一番。

3. 美元疲弱

  國際原油價格是用美元結算,美元下跌使大量資金轉投石油市場,油組輸出國曾指,美元每下跌1%,油價每桶上升4美元。

4. 地緣政治

  美英準備攻打產油國伊朗傳聞不絕,中東長期受戰事陰影籠罩,進一步推高油價。

5. 人為操控

  產油國、油公司均曾被質疑囤積居奇,谷高油價,美國原油期貨市場亦被指透明度不足。

全球40載三次石油危機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
 
中東戰爭爆發,油組宣布石油禁運,油價急升,由原定每桶1.8美元的(計算通脹即相等現時9美元)被搶高至4.8美元(相等現時23美元),74年油價更首次突破每桶10美元(相等現時45美元),結果令工業化國家經濟放緩,美國工業生產下降14%。

197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機

79年2月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油價首次攀升至每桶20美元(相等現時68美元),至79年尾,伊朗挾持美國人質,取消石油合約,沙特阿拉伯提高油價,80年油價攀升至每桶38美元(相等現時104美元)的歷史高位。

面對石油危機,聯邦基金利率由10厘加至80年的20厘,令經濟步入衰退,美國生產總值下降3%。

2008年︰被視為第三次石油危機

危機始自03年英美攻打伊拉克,至07年情況惡化,石油庫存量下降,國際能源局要求油組增產,加上美元疲弱,期油價於08年1月2日首次衝破每桶100美元關口,至08年6月油價更首度創下每桶141.71美元歷史高位,油價急升令全球面對通脹壓力。

李柏(Stephen Leeb)簡歷
年齡︰62歲

學歷︰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沃頓商學院(Wharton Business School)經濟學學士、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數學碩士及心理學博士

投資經驗︰1984年與妻子Donna Leeb買入具20年歷史的Money Growth Institute(MGI),管理友人及其家庭的資產,至1998年底擴至公眾層面,2001年公司改名為Leeb Capital Management,由5名投資委員會成員及兩名分析員的團隊管理1.75億美元資產(約13.68億港元)。

財經著作︰

2006年 《The Coming Economic Collapse》(內地版《即將來臨的經濟崩潰》;台版《石油衝擊》)
2004年《The Oil Factor》(中譯:《石油效應》)
1999年《Defying The Market》(中譯:《挑戰市場》)
1997年《The Agile Investor: Profiting from the End of Buy and Hold》
1993年《Market Timing for the Nineties》
1986年《Getting in on the Ground Floor》

2008年6月23日

黃金協會:金價未見頂 (23 Jun 2008)

(News / Report consolidated by www.redmonkey.hk)

(節錄自蘋果日報)

世界黃金協會遠東區董事總經理鄭良豪表示,雖然國際金價目前由3月的1011.25美元高位稍回落,但相信仍未見頂。他解釋上次黃金牛市長達14年(1966年至80年),是次則由2001年開始,金價稍告調整即再闖高峰,因基本需求仍相當充裕,但整體新金開採量卻有下跌趨勢,加上美元弱勢難改、通脹預期增加,均為金價帶來增長動力,但他拒絕預測下一浪新高水平。

鄭良豪指出,新增金礦開採量自90年代起每下愈況,因開採成本持續增加,每個鑽洞投資額達100萬美元。03至07年的5年間,全球新增黃金開採量年均僅2209噸,舊金熔鑄945噸,由各國央行售出515噸,三者佔黃金整體新增比例,依次為61%、25%和14%。他表示近年舊金熔鑄已成供應來源,今年首季舊金熔鑄量按年增逾30%,大部份來自中東和東亞地區。

未來需求有增無減

現時全球已開採金礦量16.1萬噸,鄭良豪表示,以每噸900美元計,涉資1.45萬億美元,但黃金未來需求卻有增無減,而且金價獲得新興黃金ETF(指數基金)追捧。黃金ETF以投資實金為主,以股票形式上市方便交易,已成為全球投資熱點,6月底東京推出黃金ETF,他相信香港已積極研究跟隨。問及港交所(388)10月中可能推出黃金期貨,他認為有助鞏固香港作為亞太區黃金交易中心地位。鄭良豪稱,全球各國央行的黃金儲備,佔整體比率處於極低水平,除了美國以70%黃金作為美元支持;中國僅1%,若略為調升,相關黃金增購量相當可觀。

2008年6月19日

捕捉金價走勢 透視黃金股投資價值 (19 Jun 2008)

(News / Report consolidated by www.redmonkey.hk)

(節錄自香港經濟日報)

重點

1. 中國已躍升為黃金第一大生產國,於國際黃金市場漸見影響力。
2. 高企的金價令黃金基本需求及零售投資需求大幅下跌,將阻礙金價上升。
3. 市場憂慮通脹進一步惡化,多個新興市場又陷入危機邊緣,黃金有避險的功能,跌幅有限。

中國已躍升為全球產金第一大國,行業實力不容忽視。不過國際金價自3月中創下歷史高位後,便反覆回落近2成,令多隻黃金股股價受壓。讀者在分析黃金股投資價值前,必須了解當前金價的走勢。

行業概覽

縱使公司擁有最優質的管理,也敵不過行業的大趨勢,在開採黃金這一行業,情況尤其明顯,勘探、開採、冶煉等成本,在投資落實後,可供調整的空間便不多,金價上升,能讓企業的利潤暴升,反過來,則隨時令企業無利可圖。故此,在分析黃金股的經營情況前,有必要用較長篇幅,描述國際金價的最新形勢。

供應平穩 需求驟減

要捕捉金價長綫走勢,最佳辦法是從黃金的供應和需求入手,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提供的08年第一季數據(見表一),全球黃金供應較去年同期上升6%,至857噸。其中來自金礦供應沒有明顯增加,反映持續的高金價並未沒有顯著刺激傳統金商在產能方面加大投資。

不過,傳統產金大國如南非和澳洲等放慢提升產能的步伐,造就了內地成為全球第一產金國,全國首4個月產金量已達84噸。黃金供應增加主要來自舊金回收,反映不少投資者終敵不過金價高企的誘惑,賣出持有多年金飾。

需求方面則出現較明顯下跌,今年首季較去年同期跌15%,至718噸。基本需求(包括金飾、工業及牙科用途)出現18%倒退,零售投資需求大幅下跌 41%。傳統黃金需求大國印度首季金飾和零售投資需求破紀錄地下跌逾半,全球只有少數地區如中國、埃及及俄羅斯出現輕微增長。

至於與ETF相關的投資需求則較去年同期升1倍,但自從金價由3月中的高位回落,這方面的需求也跟隨回軟,單於4月黃金ETF已減持近62噸黃金。

黃金價格趨橫行

近期油價屢創新高,金價雖然也跟隨反彈,但其幅度及持久力均欠睇頭,這反映出在欠缺基本需求及零售投資需求下,單憑投機需求未能帶動金價再創新高。

不過,在全球仍憂慮通脹進一步惡化,及新興市場陷入危機爆發邊緣的環境下,黃金仍能扮演資金避風港的重要角色。就中期而言,金價未必能挑戰每盎斯1,032美元的高位,但相信仍能於穩守於800美元以的高原期一段時間。

風險因素:黃金股面臨成本上漲壓力

內地黃金股仍要面對多項挑戰,主要如下:

1. 確保未來蘊藏量

黃金等礦產資源屬國家所有,黃金開採企業要向國家申請採礦許可證才能開始採礦的工作,而採礦許可證亦有限定使用年期,逾期後未必獲保證續期,加上已開發礦藏逐漸減少,企業若未能確保穩定的蘊藏量,未來盈利能力將大受影響。

2. 勘探難度漸增

經歷多年的開採,較易開採的露天型礦藏已漸少,企業為增加礦藏儲備,將要向難度較高的地下型礦藏進軍。企業在勘探裝備及研發技術上,將要投入較多資金。

3. 環保法規收緊

採金及煉金屬高污染的行業,其生產過程需使用大量氰化物(俗稱「山埃」),對環境構成嚴重的威脅。在可持續發展的大方向下,內地近年在環保法規上作出大程度的收緊,企業為應付新環保法規,成本或大幅增加。

4. 能源電力漲價

黃金生產過程中,需使用大量能源及電力。近期煤價已大幅上升,而近日亦有傳中央將逐步放寬工業用電力提價,這將不利於需大量電力進行煉金的企業。另外,內地電力於夏季用電高峰時供應緊張,一旦停電,煉金工作將受到中斷,這方面的風險也不可忽視。

5. 工資水平上升

採礦屬高危行業,內地各地近年的最低工資持續上升,既然較簡單、風險又低的工作也有不俗的薪金,較少人願冒高風險從事採礦工作。這將導致採礦工人手緊張,企業要大幅提高薪金,提供足夠誘因少能維持足夠人手,整體工資成本難免大幅上調。

投資攻略:產能大 實力強

內地金礦業產能分散,就以處前列地位的紫金(02899)為例,據其07年全年業績報告顯示,該集團產金產量也只佔中國總產金量約19.3%。近期內地積極推行礦產業重組,希望透過整合,淘汰較小規模的生產力。

產能較大的企業,本身已坐享生產上的成本效益,在中央政策的傾斜下,未來將有更多收購小型礦場的機會,盈利有更大的增長空間。故此,讀者應挑選產能較大的企業作投資對象。

另外,也要留意在港上市的金礦股並非全部專注黃金開採業務,以靈寶黃金(03330)為例,業務主要集中於黃金加工,據其07年業績顯示,其黃金原材料佔總生產成本超過85%,黃金價格持續高企,反而影響靈寶的盈利能力。

黃金業數據 搜尋第一綫

上文提及關於黃金供求的數據,讀者可登入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的網頁(www.gold.org)(見圖)搜尋。該協會除每季公布最新黃金供求報告外,亦提供大量黃金相關知識。

至於內地行業數據方面,讀者可登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頁(www.sdpc.gov.cn)內「產業發展」一欄,該網頁提供了多個行業的資訊,較值得關注的有金銀珠寶業的零售額、金屬鑄造及冶煉等資訊。

最後,想知到內地行業發展的新方向,讀者便要留意中國國務院屬下國資委的網頁(www.sasac.gov.cn/n1180/index.html)中央企業的經營動態一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