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4日

《國務院關於加快振興裝備製造業的若干意見》(4 Nov 2007)

(News / Report consolidated by www.redmonkey.hk)

當製造業重心移動的軌跡劃過英、美、日……逐漸嚮我國轉移的時候,裝備製造業作為基礎性、戰略性產業的作用日漸顯現。

裝備製造業不僅是國家工業化、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還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性、戰略性產業,發展水平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工業化水平和綜合國力。

經過50多年的發展,我國裝備製造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已經形成了門類齊全、具有相當規模和水平的裝備製造業體系,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製造業規模目前已躍居世界第5位。

據發展改革委重大技術裝備協調辦公室介紹,“十五”以來,國家加大了對裝備製造業的支持力度,依托國家重點工程和大宗產品訂單,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科技攻關,實現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逐步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歷史性跨越。

三峽工程大型混流水輪機組、河南沁北60萬千瓦超臨界火電機組、西北75萬伏交流和三峽貴廣正負50萬伏直流輸變電工程等重大技術裝備,核電常規島、大 型盾構機、重型燃汽輪機、壓縮機、鐵路機車、船用曲軸……這些平日難得一見的大型裝備,在“十五”重大技術裝備成果展揭開神秘面紗,集中展示了“十五”期 間我國裝備製造業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事實上,2007年的系列“看點”只是我國裝備製造業近年來發展態勢的一個縮影。

對國家而言,顯著成績源於一個公理:一個國家的現代化不可能用錢從國外買來。裝備中國工業的重任一定要由自己的裝備工業來擔綱。

有關數據顯示,裝備製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脊樑,其各項經濟指標占全國工業的比重高達1/5至1/4。而作為高新技術的載體,信息技術、核技術、空間技術等,無一不通過裝備製造業創造。

盡管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不容樂觀的事實是,目前我國光纖設備、集成電路、核電設備以及高端醫療設備等大部分依靠進口,其核心技術仍掌握在外國人手中。

來自機械工業聯合會的數字顯示,目前我國機械工業新產品貢獻率為59%,僅是工業發達國家的1/10。發達國家機械工業新產品壽命周期一般為3年至5年,而我國新產品壽命周期為10年,並且機械產品中缺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產品。

在現實的差距面前,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只有進行機制創新,加大研發投入,攻克核心技術,才能贏得主動,有所作為。

國家領導同志指出,大力振興裝備製造業,對於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增強自我創新能力,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裝備不強則國不強,“振興裝備製造業”成為中國裝備製造業的孜孜追求。

振興裝備製造業對當前的資本市場來說,機遇非凡。《國務院關於加快振興裝備製造業的若干意見》 明確提出,以市場為導向,發展壯大一批大型裝備製造企業和工程公司。裝備製造企業要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深化內部改革,轉換經營機制。鼓勵社會資金特別 是大型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以並購、參股等多種方式參與國有裝備製造企業的改革和不良資產的處置。對在重大技術裝備製造領域具有關鍵作用的裝備製造骨幹企 業,要在保證國家控制能力和主導權的基礎上,支持其進行跨行業、跨區域、跨所有制的重組。大型重點骨幹裝備製造企業控股權嚮外資轉讓時應徵求國務院有關部 門的意見。鼓勵裝備製造企業之間、關聯企業之間、企業與科研院所之間的聯合、重組,通過多種途徑培育大型企業集團。發揮市場導向和政策支持的作用,形成一 批跨行業、跨地區的集系統設計、系統集成、工程總承包和全程服務為一體的工程公司,參與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的建設和管理,並積極開拓國外市場。

(原文:上海證券報)